本文内均摘自《山西日报》

桑园规范化管理,提高了桑叶的产量和质量
从居家养蚕到田间大棚养蚕,生产方式的创新减轻了蚕农的生产强度,提高了劳动生产率
具有不翻蔟、不伤蚕、不拣蚕等特点的方格蔟是目前最好的蔟具,晋城市实现了方格蔟上蔟的自动化,省人工、省蔟室、省时间

相传,黄帝的妻子嫘祖随黄帝奔走于黄河流域。在阳城县见到桑树上有野生蚕虫、丝茧。发现这些丝茧通过编制可以做衣服。并教当地村民栽桑养蚕、抽丝捻线、织帛做衣。

从“嫘祖始蚕”起,农桑并举的农耕文明融入我们先人们的古朴生活中,古老的蚕桑文化在浩瀚的历史烟波中代代传承。史料记载中的桩桩件件故事早已将其发展轨迹镶嵌进了晋城大地。

1
蚕桑文化
在历史烟波中代代传扬

在晋城的乡村,塑有嫘祖像的寺庙随处可见,嫘祖被尊称为“先蚕娘娘”,“嫘祖始蚕”广为流传。

西汉时期,泽州丝绸曾通过著名的“丝绸之路”源源不断销往河西走廊及西域地区。

从唐贞观年间开始,产于长平(高平)上党一带的潞绸,驻足于长安,然后跋涉千里抵达中亚、欧洲甚至非洲,让那些遥远地域的人们触摸到中国蚕丝的精美柔软。同时,西域诸国(阿拉伯地区)也学到了先进的缫丝织绸技术。

明初,明太祖朱元璋第21子沈王朱模就藩于潞安府,主管为皇家派造潞绸,织造规模急剧扩大,刺激蚕桑盛极一时。以至于在明清两代发展至鼎盛,“士庶皆得为衣”。明代诗人常伦在其《途经沁水道中》写道:“处处人家蚕事忙,盈盈新女把新桑。”形象描述了当时栽桑养蚕的盛况。

高平市在唐初就出现了栽植桑树、养育春蚕、缫丝织锦等系列生产,到清代成为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。民国时期,高平有70%的农户都栽桑养蚕。

进入新的历史时期,蚕桑文化与时俱进地发展和演变着。2014年,高平潞绸织造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其传承单位——山西吉利尔潞绸集团是我省乃至华北地区唯一的丝绸生产企业,其“吉利尔”品牌获中国驰名商标认证、获国家第一批“中国高档丝绸标志认证”,是华北地区唯一入选企业。

2
蚕桑效益
在链条延伸中渐渐提升
从蚕茧到丝绸的“剥茧抽丝”,每一道工序都凝结着工人师傅的心血和智慧
“春蚕到死丝方尽“”缭绫织成费功劳”
吉利尔加了盘扣装饰的新产品新娘潞绸被已进入欧美家庭

以蚕茧为原料的产业链条在不断延伸,科技含量带来的附加值进一步提升起来。上世纪80年代,高平丝织印染厂的“梅花牌”SE桑蚕丝,质地柔软、光润洁白,1979年、1983年、1988年连续获得国家金质奖。生产的丝织产品畅销国内各大中城市,并远销美国、日本等地,被誉为“太行山上一枝花”。

经过几十年的技术改造和品牌创新,以蚕茧为原料的丝织产品不断升级换代,红红火火闯荡国内国际市场。

吉利尔在新娘潞绸被的织造上沿袭了传统工艺,选择饱满、洁白、最优质的太行山蚕茧,选用自备水井40米以下的弱碱性深水来洗茧,每一床新娘潞绸被的被胎,都由4个工人师傅手工拉织。每一个被拉开的蚕茧都呈网状,这些不规则的小孔让潞绸蚕丝被成为“会呼吸的被子”。这一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,漂洋过海进入了欧美家庭。实践证明,从蚕茧缫丝逐步向产业的下游延伸,每增加一个加工环节,产值可以提高20%—30%,高的可达50%以上。

从种桑、养蚕到缫丝、织绸再到刺绣、服装,晋城市已经形成了系列化产业链条,蚕桑业已成为全市最具优势的农业特色产业。